《走进溶液世界》测试
1、单选题(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)
1.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有关,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()
A.爱惜水资源就要节省用水和预防水体污染
B.供人类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
C.电解水是一种常见的净水办法
D.经处置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用
2.某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,则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( )
A.紫色 B.红色 C.蓝色 D.无色
3.从化学角度剖析,下列广告词说法正确的是()
A.某加碘食盐广告词:可预防甲状腺肿大
B.某矿泉水广告词:真的的纯水
C.某清洗剂广告词:能清除所有污渍
D.某茶叶广告词:纯正绿色饮品,无任何化学元素
4.t℃时,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水后,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,正确的是。
A.仍为饱和溶液 B.溶质的水平分数不变
C.溶质的水平变小 D.溶质的溶解度不变
5.20℃时,依据某固体在不同水平的水中达饱和时溶解的水平绘成如图斜线,有关说法错误的是
A.20℃时,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
B.d→a点可以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
C.a点对应的溶液降温可能没有晶体析出
D.b与c点对应溶液的溶质水平分数关系是:c
6.要配制100g 溶质水平分数为10%的氢氧化钠溶液,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
A.将 10g氢氧化钠固体纸片上称量
B.量取90ml水时,俯瞰读数会使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
C.为加快固体溶解,用温度计搅拌溶液
D.物码放反称量固体配制的溶液(其他操作均正确)的浓度会偏低
7.潍坊有丰富的海洋资源,氯化钠占整个海洋盐类的80%以上。下列有关氯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
A.室温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不可以再溶解氯化钾
B.取出部分上层溶液,可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
C.可用水辨别氯化钠和氢氧化钠
D.将100 g水平分数为20%的氯化钠溶液稀释为10%,所用的仪器只有烧杯、量筒、玻璃棒
8.下列洗涤办法借助物质乳化功能的是()
A.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渍 B.用洗涤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
C.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.用盐酸除去铁栏杆上的铁锈
9.下列物质中,是溶液的是()
A.牛奶 B.豆浆 C.冰水 D.糖水
10.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
A.均1、稳定的液体肯定是溶液
B.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,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
C.硝酸铵溶解过程中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
D.用量筒量取50mL水配制溶液,若俯瞰读数,会致使配制的溶液溶质水平分数偏大
11.20℃时,分别将50g水倒入盛有20g甲和乙固体的烧杯中,充分搅拌,实验现象如图所示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
A.20℃时,甲、乙都是饱和溶液
B.30℃时,甲是饱和溶液,乙是不饱和溶液
C.40℃时,甲是饱和溶液,乙是不饱和溶液
D.30℃时,甲、乙两种溶液溶质水平分数的关系是:甲<乙
12.下列各图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( )
A.电解水
B.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
C.用等水平、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
D.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
13.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收购MnO2和KCl,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
A.用装置甲采集氧气
B.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
C.用装置丙离别MnO2和KCl溶液
D.用装置丁蒸发离别后的溶液得KCl晶体
14.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
A.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定是有机物
B.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肯定是溶液
C.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二氧化碳
D.金刚石、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法不同,致使它们的物理性质有非常大差异.
15.甲、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,下列说法正确的是
A.乙物质的溶解度小于甲物质的溶解度
B.t2℃时,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℃,甲析出晶体多
C.t1℃时,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℃,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
D.t2℃时,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℃,溶液中溶质的水平降低
2、填空题
16.化学就在大家身边,它能改变大家的生活。请从“A 稀少气体 B 干冰 C 石墨 D 甲烷”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;
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;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;
③可用作电极的是_____;④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________。
依据如表信息,完成表中空格:
化学符号 | ____ | 2N | ____ |
符号意义 | 2个硝酸根离子 | _____ | 氖气 |
17.日常处处有化学,结合所学常识回答下列问题。
(1)从分子的角度讲解:墙内开花墙外香是什么原因_____。
(2)用硬水洗衣服,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干净衣服,日常可把硬水软化成软水的办法是_____。
(3)雾霾天气,大家常戴PM2.5专用口罩,此口罩中的活性炭具备_____用途。
18.(1)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__.
(2)75%的酒精溶液是医院常见的消毒剂,其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.
(3)除去粗盐固体中的少量泥沙,使用的操作办法是先__________,再__________.这两步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.
19.水是生命之源,万物之基,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。大家每一个人都要关心水、爱惜水、节省水。
(1)国内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需要达到以下指标:
a.不能呈现异色; b.不能有异味; c.应澄清透明
其中“ab”指标可以通过加入_____达到,“c”指标可以通过_____操作达到。
(2)凉开水不适合养鱼,其重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_____。
①氧元素 ②水分子 ③氧原子 ④氧分子
(3)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。B管中的气体为_____;
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。
(4)蒸馏水、矿泉水、白醋、酒精都是容易见到的无色液体,其中白醋具备酸味。酒精具备特殊气味,常被叫做绿色能源。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。另外两种无色液体可用多种办法区别,比如:加入_____,依据产生的泡沫多少来区别。
3、判断题
20.A、B、C、D是初中化学中容易见到的物质,其中A、B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,C、D均为气体单质,C能供呼吸,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(反应条件已略去).
(1)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:A____,B____;
(2)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;
(3)A、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,但性质不同,缘由是__________.
21.有一包白色固体,可能含有碳酸钾、硫酸钠、氯化钠、硝酸钡、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。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,进行如下实验:
(1)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,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,待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,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;
(2)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,滴加酚酞溶液,酚酞溶液不变色;
(3)向白色沉淀中滴加过暈稀硝酸并不断搅拌,沉淀部分溶解;
请依据上述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,回答问题:原白色固体中肯定含有_______,可能含有___________。
4、实验题
22.小林在凉拌紫卷心菜时,加入一些食醋,发现紫卷心菜变红了,激起了他的探究欲望,特邀你帮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。
[提出问题] 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?
[实验探究] 取紫卷心菜、牵牛花的花瓣、胡萝卜,分别在研钵中捣烂,加入酒精(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:1)浸泡,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,分别加入到蒸馏水、稀酸溶液和稀碱溶液中,有关颜色变化状况如下:
汁液 | 在不同液体中的颜色变化 | ||
蒸馏水 | 稀酸溶液 | 稀碱溶液 | |
紫卷心菜 | 蓝紫色 | 红色 | 绿色 |
牵牛花 | 紫色 | 红色 | 蓝色 |
胡萝卜 | 橙色 | 橙色 | 橙色 |
[得出结论] ________、_______的汁液能做酸碱指示剂,_________的汁液不可以做酸碱指示剂。
[拓展应用] 小林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来测定某雨水样品的酸碱性,发现牵牛花汁液呈红色。
则该雨水呈_______性(选填“酸”或“碱”或“中”)。
[深思与评价] 小林发现,上述汁液没办法测出溶液的酸碱度,请你告诉他,在实验室测定溶
液的酸碱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。
23.实验是科学探究的要紧方法。请依据下图回答问题
(1)A图所示装置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。
(2)B图所示装盛净化黄泥水,实验操作的名字为___________,其中玻璃棒有哪些用途是______________。
(3)C图所示装置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,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。
(4)图D所示装置在空气中点燃氢气,写出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,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,必须要先________________。
5、计算题
24.(1)现有8%的氯化钠溶液50g,如果是其溶质水平分数增达到16%,可使用的办法是:
①需要蒸发_______________克水?
②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___ g 氯化钠?
③需要加入_____________克40%的氯化钠溶液?
(2)将200g含水99%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含水量变为98%,应蒸发掉 _______g水。
25.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市场供应的食醋总酸量(国家规定食醋中总酸量3.5g/100mL~5g/100mL),拟配制肯定水平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,然后进行测定。请你参与该小组的实验研究,并回答有关问题。
(1)配制100g水平分数为5%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__________mL(水的密度为1g/cm3)。
(2)若食醋中的酸均看成是醋酸,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:
CH3COOH + NaOH = CH3COONa + H2O 现有食醋500mL,甲同学从中取出10mL食醋,加入5%的氢氧化钠溶液4.8g,恰好完全反应。请通过计算判断该食醋是不是合格?(写出计算过程)
参考答案
1.C 2.C 3.A 4.D 5.B 6.B 7.C 8.B 9.D 10.A 11.B 12.D 13.D 14.D 15.D 16.B D C A 2NO3− 两个氮原子 Ne
17.分子持续的运动 煮沸 吸附
18.(1)氮气 (2)水 (3)溶解;过滤;玻璃棒、烧杯
19.活性炭 过滤 ④ 氧气 2H2O2H2↑+O2↑ C2H5OH+3O2
2CO2+3H2O 肥皂水
20.H2O2 H2O A是过氧化氢,B是水,其分子构成不同,故性质不同
21.硫酸钠、碳酸钾、硝酸钡 氯化钠
22.紫卷心菜 牵牛花 胡萝卜 酸 pH试纸或pH计
23.验证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过虑 导流 氢、氧元素
验纯
24.25 4.8 16.7 100
25.